§父亲的笔墨情结

都说“人过七十古来稀”,可年过古稀的父亲身板还是那么硬朗。朋友们见了都说,这哪像七十多的老人!

也是,父亲的确没有一点老态龙钟,腿脚不乱,腰板不弯,脑子不坏,精神不差。怎见得?说了您兴许都不信。七十多的父亲还一直被聘为建筑工程的技术员,看图,预算,质量把关,身影一直活跃在工地上。您说,没个好身板能行?今年,照样有朋友来请父亲去,照样说让家里尽管放心,不会让老人太劳累,只是给技术上把把关。家里知道人家照顾是真的,也知道父亲的身体还好,可到底年过七十的人了,离开家,哪怕有点头疼脑热,也是给人家添麻烦。我们几经工作,跃跃欲试的父亲才算不再应聘。

您问老人身体怎么这样硬朗?依我看,是父亲的生活方式有益身心。不说父亲一辈子勤快,闲不住,不说父亲一辈子善良,好助人,也不说父亲一辈子淡薄,不贪财,单说父亲的书法爱好,就让父亲受益多多。用父亲自己的话说,我的身体好,一是日子好了,二是练书法帮了我。

是的,父亲早年教书,与笔墨相伴,写得一笔好字。后来由于那个大家都知道的三年困难时期,父亲告别了笔墨生涯。我知道父亲心中留下了一个“笔墨情结”。还好,后来被建筑工程队请去负责技术工作,五十多岁的时候还考取了技术员资格。翻阅资料,绘制图纸,少不了写写画画,也与书本笔墨打交道。虽说父亲的笔墨情结得以延续,似乎还是不够过瘾。年老了,总算闲暇的时候多了,有了过瘾的机会。于是,“笔墨伺候”便成了父亲每天的必修课。

父亲长于一笔工秀的蝇头小楷。小楷有多小?反正比我的钢笔字还小。而且,父亲的小楷,笔笔不苟,字字讲究,很有功力。常有一些朋友看了咋舌:这是毛笔写的?

每天,父亲四点多钟就早早起床,到外面散步,回来的时候大家还在梦中。父亲便铺纸备墨,端坐凝神,运笔开书,一笔一画,一字一行……杂念全无,专注于笔端,专注于当下。静悄悄之中,随着一个个楷字顺锋端毫末流淌在纸上,一缕缕晨晖透过窗子也洒在了纸上。当父亲惬意地放下笔墨,端详习作的时候,脸上泛起朝阳一般灿烂的光,与窗外的晨晖交相辉映。

啊,人在夕阳,心有朝阳。难怪父亲的生命力那样旺盛!

父亲说,心静习书自然好,不过,心烦的时候也正好习书。父亲说,心烦的时候,只要坐在书桌旁,执笔在手,慢慢地心神就归于宁静,出神忘我的宁静。您瞧,这不简直有如坐禅入定的意趣了吗?怎能不是个解脱烦恼的好法门?

父亲向来较为开明,也和我们讨论书法,让我们评说老人的书法。我虽说有空也涂抹几笔,也假充内行地对父亲的书法品头论足。但我知道,我是远远不及父亲的。因为父亲的一笔一画中都是一种定力,一种源于70年人生的定力。正是这种定力,成为父亲身心健朗的根基。

父亲的一笔好字,自然闻名乡里。邻里朋友有什么需要笔墨伺候的事,常常来请父亲。不管家里有什么事,父亲总是爽快答应。父亲说,给别人写字,更是有益身心。是啊,助人本身就是一种滋养身心的幸福!每每有一些同样喜好笔墨的老年朋友相聚,那更是父亲最快乐的时候。是啊,老年朋友在一起切磋书道的快乐,那不是年轻人可以理解的快乐。因为,他们纯真得似乎回到了童年,他们不要去评奖,他们不要去卖钱,什么名啊,利啊,他们全不要了,他们图的就是过把瘾,图的就是找个乐。

转眼,父亲专意习书,已经好几个年头了。平日里,父亲把作品按内容装订成册,积累起来有数十册,码起来高高地一摞。有空的时候,家人围在一起“展评”一番,我们都愿意当父亲最好的观众,与父亲分享快乐。

如今,父亲还是那样钟爱书法,还是每天清晨习书。

愿晨晖永远伴随父亲的笔墨情结。

2003年7月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