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握核心,将大目标拆分成众多小目标

德鲁克曾说过:“若是管理者有了目标,并能够用行动来不断对比和修正,当管理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两者间相近时,就会产生动力,并且自觉地克服困难,使得努力能够达到目标。明确的目标对于人们的努力来说非常重要。”

俞敏洪是一个善于将大目标分解为许多小目标的高手。他认为,如果将创业目标比作大房子,那么达到终极目标的路程就是一个建造大房子的艰难过程。漂亮美观的大房子,就是由一块一块砖头垒起来的,这一块块的砖头就是一个个被细化了的小目标,没有它们,作为终极目标的大房子就不可能建造起来。

俞敏洪的父亲是个木匠,在家乡一带小有名气,所以在村子里,只要有人家盖房子,一般都会请他的父亲去帮忙。

俞敏洪从小就发现父亲有一个奇怪的爱好,喜欢捡拾碎砖头。因为他父亲常帮别人建房子,每次建完房子,他都会把别人丢弃不要的碎砖烂瓦捡回来,或一块两块,或三块五块。有时候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,他也会捡起来带回家。

久而久之,俞敏洪家的院子里就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。这在俞敏洪看来,无异于是一个累赘,没有用处的砖头碎瓦堆在家里,只会让原本不大的院子显得更加狭小、凌乱。

然而,等砖头碎瓦堆积到一定的高度后,俞敏洪的父亲开始在院子一角的空地上测量、开沟挖地基、和泥砌墙,用那堆碎砖左拼右凑,一间有模有样的小房子拔地而起。房子建好后,父亲把养在外面,到处乱跑的猪赶进小房子,再把院子打扫干净,干净漂亮的房子和院子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。俞敏洪的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。

父亲做的这件事给俞敏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在当时小小年纪的他看来,父亲就像一个魔术师,竟然把一堆无用的碎砖瓦,变成了一间美丽的房子。他觉得父亲很了不起,而这件事也深深影响着俞敏洪以后做人做事的态度,无论是在上大学的日子里,还是在新东方的创业历程中,这种精神力量一直激励着俞敏洪。

俞敏洪认为:“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,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,我父亲向我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。一块砖没有什么用,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,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目标,那么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。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想法,而没有砖头,目标也没法实现。当时我家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,自然没有钱去买砖,但我父亲没有放弃,日复一日地捡拾碎砖瓦,终于有了足够的砖头来建造心中的房子。”

因此,俞敏洪在做事之前,一般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:“一是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?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干什么一样,只会浪费自己的生命;二是需要多少努力,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?也就是需要捡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,之后就要有足够的耐心,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。”

做任何事都要先明确自己的目标。正如俞敏洪所说:“把所有的小目标加起来就是一个大目标,就像搬砖头一样。即使你搬一辈子的砖头,也永远办不了大事,但如果你有一个造房子的目标,就能成功。”

对日本运动员山本田一来说,正是制订出了适合自己的计划,才让他获得了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的冠军。山本在他的自传中这样总结自己的比赛经验:“在每一次比赛之前,我都会将比赛沿途一些比较醒目的标志记录下来。例如,第一个标志是博物馆;第二个标志是银行;第三个标志是一座别具一格的房子……就这样,当比赛还没有正式开始的时候,我就将这些标志作为征服的目标,每当经过一个目标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又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能量。在这样不断征服的过程,轻而易举地跑完了整个路程。”

一滴滴水珠的汇合,就能形成一条大河,任何伟大的目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哪个辉煌的成就不是由一个个不起眼的目标汇集而成的呢?

在对于目标的设计上,强调不能全凭着管理者一个人的主观判断确定,应在参考自己实际情况的基础上,允许每个下级都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,根据企业的总目标设立自己参与制定的目标,同时能够满足员工自我成就的要求。一个组织总目标的确定是目标管理的起点,由总目标再分解成各部门各单位和每个人的具体目标,还要制订达成目标的周详计划。总目标与分目标互相呼应,按照计划实施,形成实现目标的锁链关系。而目标管理的核心在于将各项分目标予以整合,以目标来统合各团队和各人的不同工作活动及其绩效,从而实现组织的总目标。

在设立目标的时候要做好计划,一个健全的计划不仅包括目标的订立,还包括目标的实施方针、政策以及方法、整体程序的选择,还要规定每个目标完成的期限,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所依据,循序渐进。同时必须有有效的考核办法相配合,用以评估、验收目标的执行情况,同时及时反馈目标设立的合理性,便于随时做出调整。毕竟,主要的目标只有一个,而具体的目标则需要管理者进一步拆分。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